-
-
马英九:台湾人对大陆人的看法改善 “宪法”没有排除统一
香港文汇网消息称,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日前接受美媒“海峡论坛”节目专访,谈话内容提及两岸关系。马英九表示,台湾人对大陆的看法已经有一些改善了,更指台湾地区的宪制性规定“没有排除跟大陆统一”,
넶202 2019-02-26 -
-
李彦宏揭开百度大脑全貌 AI引领互联网下一幕开启
9月1日,2016年百度世界大会在北京中国大饭店盛大举行。会上,百度首次向外界全面展示百度人工智能成果——“百度大脑”,并宣布对广大开发者、创业者及传统企业
넶213 2016-09-01
-
-
深刻把握党史在“四史”中的重要地位
在2020年1月8日召开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这一重要嘱托表明“四史”教育事关党的理论传承及创新。
넶405 2021-03-25 -
语言战略在美国家安全中的作用与启示
一方面,语言作为软实力能够成为沟通各国文化的桥梁,具有提升国家形象和国际地位的作用;另一方面,语言也是一种战略资源,成为了解他国文化和战略的基础,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넶435 2019-09-09 -
唯物史观确立文明演进的正道逻辑
人类的历史是人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活动的产物。但是,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尤其是当人类确立了以哲学审视人类全部历史性实践的方式以来,关于历史本身的认识与理解何以可能,以及历史有无确定的方向和价值目标等社会历史哲学的基本问题,一直存在激烈纷争。
上述情况的根本性改观,以及人们关于自己历史的理解和正确评判方式的获得,是与马克思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
历史唯物主义区别于以往旧的历史理论、旧的历史哲学的一个最为突出的特点,同时也堪称马克思之最为卓越的理论建树,就在于确立了对待错综复杂的社会历史的实践合理性思维,从而以历史辩证法的立场,实现了对欧洲思想观念中形形色色的旧历史观尤其是唯心史观等的超越。唯物史观通过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社会生活真理的深刻揭示,确立了文明演进的正道逻辑,准确地勘定了人类进步的方向。从此以后,人类历史第一次成为人自我造就、自我实现的历史,变成在人的活动之中、通过人的活动可理解的历史,变成对人的生存、发展和价值实现有直接意义的真实的历史;人类有关历史存在、实践、本质、意义的理念、逻辑和话语表达等,发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变革,人类对历史的理解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从诞生和问世之日起,就一直遭遇形形色色的“批判”与“质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一是第二国际理论家把马克思的历史观歪曲为一种庸俗的经济唯物主义和宿命论,宣扬“经济决定论”“技术决定论”;二是20世纪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基于批判理性主义立场,以“历史主义的贫困”(也称“历史决定论的贫困”)对唯物史观科学真理性的攻击;三是阿尔都塞秉持历史过程的真正主体是结构(人没有“历史”的观念)的观点,作出关于马克思的历史观之“多元决定”本质的判定;四是哈贝马斯以“结构论”和“新进化论”为新的立足点,坚称历史唯物主义要想重新成为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普遍化的社会进化理论,并达到原来所确立的目标,就必须重建;五是后现代主义以反本质、反基础、虚无化代替形而上学,解构一切、摧毁一切,对待一切事物持怀疑主义,借批判“宏大叙事理论”反对历史目的论等主张。
卡尔·马克思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显然,上述种种历史哲学理论,就其本质而言,其共同的、普遍的特征在于,脱离具体的社会历史现实、情境和发展阶段,以有意曲解、望文生义的方式,以某种先入为主的先验理念和诠释范式等,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典采取非历史的抽象解读。更有甚者,有意无意地将教条的以及庸俗马克思主义固有的错误不公正地强加给经典作家本人。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真理性内在于这一理论自身独特的品质和境界。马克思以实践合理性思维与人民群众主体论的立场,从根本上颠覆了旧的历史哲学以各种形态呈现的历史本体观、历史主体论、历史认识论以及有关历史目标的先验价值预设。其科学真理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基于社会生活的整体性特质,确立了有关历史思考的实践合理性原则,使得人们对于历史的认识更为客观、全面。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经典作家指出,“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关于意识的空话将终止,它们一定会被真正的知识所代替。对现实的描述会使独立的哲学失去生存环境”。
二是新历史观的科学真理性的前提及其体认,是对基于“现实的个人”及其历史活动的本体性重置:这是一些“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只要描绘出这个能动的生活过程,历史就不再像那些本身还是抽象的经验论者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些僵死的事实的汇集,也不再像唯心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是想象的主体的想象活动”。这一点构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硬核”与“核心纲领”。
三是马克思以“社会历史形态”取代旧的“意识形态”,用“所有制形态”发展取代“绝对精神”诸环节的封闭逻辑演化,确立了对真实的历史进行科学思考的新的普遍性原则。以往旧的历史哲学理论在理解全部历史之基本的核心问题方面,在理论范式上奉行的是资产阶级意志至上的历史叙事逻辑。此种逻辑的荒谬之处在于,它是资产阶级依照自己认为合理、确当的方式所作的自我设定、自我辩护和自我诠释,违背了人类文明演进的正道逻辑,这注定没有未来。历史唯物主义所遵循的是经典作家所确立的共同体本位的“自由人联合体”的叙事逻辑。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真理是有关社会历史存在、发展和演进的公共价值性真理,是对以全人类之普遍的、真实的福祉为本位的人间公义的不懈追求。
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理论的坚定信仰者、捍卫者、守护者和发展创新者。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运用唯物史观理论分析和研究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历史和现实,在领导全体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难曲折光辉历程中,始终坚持将社会历史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结合,积极主动地不断开展自我革命和伟大的社会革命,克服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在把握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不断开辟唯物史观理论中国化的新境界,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证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真理性,谱写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理论中国化的历史新篇章。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唯物史观视域中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原创性贡献与世界意义研究”(20&ZD026)阶段性成果)
(作者袁祖社系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